“爆红”之后,这堂课开始“晒笔记”了……
来源||九派新闻 从商代的盘龙城,如今华丽蜕变为未来之城,千百年的锤炼与沉淀,武汉的生命力依旧蓬勃。 3月26日晚,“认识武汉”公选课第三讲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开讲,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博士生导师叶青教授以“武汉:机遇之城”为主题做了授课,大学生们在这堂课上认识了武汉的古往今来。 导师风采 “大禹治水是武汉最为扬名的传说,以其为代表的13个项目入围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叶青教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武汉的“前世”。 叶青按照时间的脉络,梳理了武汉从古至今的发展。 “让来武汉读书的‘新市民’能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叶青教授谈起这个课程满是期待,“我的任务就是让同学们对这个城市更了解,更热爱。” 课堂上,叶青聚焦全国“两会”中有关热点,就“GDP目标区间”、“宽带资费降低”等多方面问题展示了武汉的发展现状,并对武汉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认识武汉”公选课由专题讲授和实地参观(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授课教师既有武汉文史专家,又有对武汉历史、民风民俗、武汉当代发展颇有研究的学者。自2018年开课以来,“认识武汉”公选课在学生中获得一致好评。 直击课堂 课堂座无虚席,还有慕名而来蹭课的同学。“武汉作为湖北省会,历史文明古镇,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准备日后在武汉定居的湖北人,我对武汉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 金融学院国金1801班的王子涵对了解武汉兴致勃勃,来到武汉后,他在与一些本地的同学交谈中了解到很多武汉的著名景点和精彩故事,“我愈发想深入了解武汉,了解武汉的特色小吃、传统建筑等等,武汉的一切都令我无比好奇。” “选上一堂课,爱上一座城”。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州老师表示,“我们现在不仅要把一些研究有所长的学者请来讲课,还要把学生带出去与社会相结合。这个课程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认识武汉’这四个字本身。一方面让我校学子认识武汉、了解武汉,另一方面让武汉可以认识我校、认识我校学子,为他们提供平台和空间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认识武汉”公选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了“中南大与武汉”“两岸三镇话武汉”“武汉:机遇之城”“改革开放40年的武汉国际朋友圈”等六大主题的授课,配合教学内容,学生们还参加了“机遇武汉”“汉阳造的前世今生”“中南大与武汉”三个主题的课外实践,走进了珞珈创谷、汉阳造创意园,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世界,从课堂到时间,环环相扣,多层次、多视角地认识武汉。 课堂笔记 武汉的“前世”从商代便有“城市之根”——盘龙城 东周时因“子路问津”而得名的“问津书院”张之洞时代工商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业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的“大武汉” 全国“两会”热点“GDP目标区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宽带资费降低”“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 课后心语 爱上武汉,不仅仅是因为它极度便利的交通、繁华的购物场所,更多的是它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多元的人文内涵。——周璇 湖北恩施 同样的,我们也将成为武汉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砖一瓦”。——李子欣 湖北荆门 我相信,在每一个如我一般的武汉“新市民”眼中,武汉能够给予我们的,是与人生未来、心中梦想不谋而合的机会与际遇。——高源 山东莱州 (作者:学生记者 周璇 学生通讯员 高源 李子欣) |
上一篇: 师生同写大学体会帮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下一篇: 我校新增教育部14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