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苑||同学阿平寻忆夜游茶山刘
有两位大学同学这周要回学校来看看,其中一位毕业后一直还没有回来过。
转眼已经过去了23年,不知道关于茶山刘的记忆,哪些依然清晰,哪些已然模糊。
夜晚,趁着去接女儿下晚辅的空当,我在校园里匆匆走了一遍,拍下了一组照片。
看看这一组照片,能否帮助老同学们形成一条清晰的记忆线索。
我一边拍照一边发到群里,请她们猜照片的地点分别是哪里。
如果这个“茶山刘摸底考”没有过关,那么周末我就不接待了。
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完整的答案在文末的视频里。
下面,就请随我来。
从南湖大道上的大门(现在的北门)进来,东边这栋楼是当时的单身教工楼(单教楼)。
我们班上的女生,大一的时候住在这里。
当年,这里是宿舍的门厅入口,我直到帮女生们搬宿舍时才有机会进来。
这里是单教楼南边的食堂,貌似有段时间没用了。
澳门回归的实况,我好像是在这里看的电视转播。
从食堂继续往南走,经过这里。有的同学还在这里上过课,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再转向西边,我来到了北苑服务中心,当年这里被称为“服教”。
我印象中,大学的第一次班会,就是在这楼上开的。
这是服务中心西面的一片林子,你记得当年这是哪里吗?
从黑黢黢的林子里出来,向南,经过一个小台阶,我就来到了操场上。
近处是游泳池,再往南,有灯光的地方是篮球场,东南方的高楼是当年中南政法学院的行政楼,现在叫文治楼。
我继续向南,穿过操场,来到北门与文治楼之间的主干道,再向东走几步,就能看到当年的青年园,青年园的东面是当年的图书馆,现在是校史馆和档案馆。
对了,青年园的喷泉貌似已经停喷了好多年。
由青年园折返,回到主干道,继续向南,没走几步,就能看到当年的行政楼和北教,北教后来改名文泓楼,是知识产权学院的办公楼。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你回来时可以看到“吾身虽瘦,以肥中南”的吴校长,他在这里办公。
从文治楼前的广场转过身来往西北方向看,就是室内体育馆。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大一的时候,在体育馆的地下室上过音乐课。
更多人的记忆里,应该是法(法律系)96和经(经济法系)96的男子篮球大战吧。
由体育馆再往西是篮球场,篮球场的西边是当年的二食堂,现在改造成网红食堂了。
食堂的北侧是6号宿舍楼,当年的法二系同学住在那里。
现在的学生们管这个篮球场叫鸟巢。
我读大一那年的平安夜没地方去,就在这里和室友投篮,直到深夜才回宿舍。
现在这里是灯光球场,当年的我们,应该是就着路灯投的篮。
在这里驻足片刻,我继续向南走。
这里是4号楼,我们大一时的宿舍。大二时,住在单教楼的女生搬到这里来了。
图中窗户边的牌子看着有些年代感,你知道这里的具体位置吗?
还有这里。
继续向南,有一段上坡路,路的东边是电教楼,里面是阶梯教室。
当年,除了北教的两间大阶梯教室,学校其它的阶梯教室就只有电教了。
在电教楼的西南方向是当年的一食堂,我们班租过一回这里的二楼,大家一起在这里包饺子吃。
对了,大一时第一次吃热干面,也是在这里,面太硬了,我硬是没吃下去。
现如今的我,几天不吃热干面,就有些欠不过。
疫情反复的时候,有几栋学生宿舍被封过。
为了解决学生们的吃饭问题,学校征集老师们做志愿者,帮助食堂为学生配送饭菜。
我当时的工作,就是在一食堂帮忙打饭。
我添饭的手,一点都不带抖的。
从一食堂再往西北方向走几步,也有一片黑黢黢的林子,你记得那里是什么地方吗?
从这里折返,再回到一食堂,然后转向东边,这里有球场。
球场的北面,是当年的梅教楼。
再往东走几步,就是7号公寓楼,我们大二的时候搬到了这里。
楼西侧的小路,通往当年的平教,平教后来拆了,建成了楼房,现在是校医院。
再往东走上几十米,看到的这平淡无奇的场景背后是多少往日的喧嚣。
对了,这里就是当年的南苑市场。这个简易房旁边的小路,就是通往政院小香港的必经之路。
政院小香港的故事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在昔日南苑市场的正北方,当年是一片小树林。
大二早上出早操的时候,我们会从这片小树林穿过,去到行政楼前的广场做操。
现如今,它被一栋大楼替代,这大楼就是还未正式投入使用的法学科研大楼。
大楼的西侧有一条路,经过这条路,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司法鉴定中心。
有人还记得这栋楼的地下室吗?我们当年用海鸥相机拍的模拟犯罪现场照片,就是在这地下室自己冲洗出来的。
继续往北走,走到尽头是台阶,台阶的西侧小房子,当年是邮政收发中心。
这里曾经见证了写信寄信从前慢的时代。
下了台阶,我们就来到了当年南教楼的东门入口处。
这里后来改造成了法学图书馆和实验中心。
沿着这里再往北走,我就来到了北教和行政楼前的广场了。
围着这一块,我们转了一圈,再往东,就是当年的模拟法庭,后来改名南湖会堂。
由南湖会堂继续往东,可以看到亮着灯的小二层楼,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继续往东,这条路的东侧的两处主要建筑分别是现在的邮政收发室和保卫部,再往南,是原来的学校车队。
对了,这条路,据说当年是“情人二路”。
再往东走一段,就是著名的“情人一路”了。
站在“情人一路”南边的路口,往北望去,路的西侧是当年的校医院,校医院再往北,就是当年传说的“中南海”。
我用了差不多一节课的时间,把当年中南政法时期的校园匆匆掠过了一遍。
不知道,在你的记忆里,哪些已然模糊,哪些依然清晰……
上一篇: 校友文苑|| 回校有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七九毕业四十年聚会
下一篇: 校友文苑 | 花开缘自来——卓玛种的太阳花开了,中南大校友请你来东湖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