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
01
校友文苑||同学阿平寻忆夜游茶山刘
有两位大学同学这周要回学校来看看,其中一位毕业后一直还没有回来过。转眼已经过去了23年,不知道关于茶山刘的记忆,哪些依然清晰,哪些已然模糊。夜晚,趁着去接女儿下晚辅的空当,我在校园里匆匆走了一遍,拍下了一组照片。看看这一组照片,能否帮助老同学们形成一条清晰的记忆线索。我一边拍照一边发到群里,请她们猜照片的地点分别是哪里。如果这个“茶山刘摸底考”没有过关,那么周末我就不接待了。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完整的答案在文末的视频里。下面,就请随我来。从南湖大道上的大门(现在的北门)进来,东边这栋楼是当时的单

2023-08
05
校友文苑 | 花开缘自来——卓玛种的太阳花开了,中南大校友请你来东湖边看看
去年9月,我校1994级校友达民的爱人卓玛(藏族)肝硬化大出血住院抢救,高昂的手术费让亲属发愁。10月校友会发起募捐,校友们纷纷慷慨解囊,更有热心青年无偿献血,救助卓玛,把卓玛从死亡线上救回来,身患绝症的卓玛能活下来已经是个奇迹!

2023-05
04
校友文苑||我的师兄--刘勇
序:这篇写了几年,我把它从备忘录里翻出来的时候才发现,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断断续续的更新,想了想除了自己懒的原因之外,更多的一个问题是当事人拒绝我写他!只是好像我们认识的太久了,现在太熟了 ,熟的我觉得就算直接推送了他也会拿我无可奈何,那么就这样吧!对不住了,刘勇师兄!这次来个先斩后奏吧。请让我真挚地和你说一声:“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PART 1被小鸟叫醒的清晨,安静又美好,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睡眠,可能接下来真的要戒了下午的咖啡。我是喜欢这样的日子的,打开阳台门,除了有点微冷的空气还有沁入心扉的

2023-04
18
校友文苑||放歌中南大
廖燕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75周年志庆七十五年话沧桑,风云变幻不迷航。育人为本倾心血,树木成林出栋梁。体制细分千棹举,经法结合两芬芳。中原大学传佳话,一座丰碑史册彰。❖ 瞻仰潘梓年校长塑像中原当先锋,论坛醒世钟。哲人虽作古,校园沐春风。注:2018年10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时,在校园内树立了第二任校长潘梓年先生塑像。今年是潘梓年校长130周年华诞。 ❖校友聚会感赋一金秋艳菊好时光,校友重逢聚一堂。同忆数十拼搏路,丹心永驻写辉煌。 二长空皓月白云浮,桂蕊飘香遍九州。财法精英相继出,为民处处

2022-12
28
校友文苑||同学阿平
以下文章来源于老兵江南若水 ,作者江南若水华驿桂花老树(阿平摄)阿平是我大学同班同学,还是同寝室的好友。因为他的名字中有个“平”字,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叙述方便,就不妨称他为阿平吧。这个仲秋,因事去咸宁,便打了阿平电话。他正在乡下陪护老父亲,接到电话,匆忙赶回城里,小聚。老同学见面,自然分外高兴。只是岁月不饶人呐,阿平,我记忆中那个青涩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年过花甲,虽皮肤还是健康的黝黑,但已满脸风霜。原本一头茂密的浓发,变得稀稀拉拉,像冬天荒原上倒伏着的几根银色的草。记得很清楚,我跟阿平初次见面,是

2022-09
29
校友文苑||苏东坡法治智慧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启示
儋州东坡书院内的东坡塑像。陈元才 摄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时深刻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并强调“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我们是在这块土地上的文明培育出来的,全党全民族都要敬仰我们自己的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苏轼将儒释道三者有机融通,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并在紧贴百姓生产生活的从政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强烈济世安民思想的民本

2022-05
16
校友文苑||中南法学代表队国际杰模赛①勇创佳绩②志贺
萧伯符 昨晚微圈闻捷,作为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工作38年(1979-2017)的法学老人,我非常高兴,吟诗贺曰:享誉环宇杰模赛,王者之师夺冠来。五院金牌金灿亮,一流黉府一流才。 ①全称为“杰赛普(Jessup)国际模拟法庭辩论赛”。 ②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二。萧伯符校友简介萧伯符,男,1955年2月生,湖北黄陂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法律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编审、法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律师;曾任湖北财经学院法
